欢迎您访问许昌烈士陵园官网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永远的纪念·英烈精神传承】许昌之战——华野三纵八师23团团长石一宸回忆录

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8-01 阅读:567次

许昌之战


——华野三纵八师23团团长石一宸回忆录


许昌是曹操的故都,是蒋军当时在中原战场上的主要补给基地,也是平汉线上重要的设防城市之一,共有守敌七千人,城墙甚高,护城河水很深。北门的桥已被拆断,西门用麻袋装上土堵塞了通路。华野三纵于1947年12月12日接受了攻打许昌的任务,纵队的何以祥司令、丁秋生政委决定13日从南门、北门、西门三路突击。战斗发起后,北门屡次架桥均未成功。南门打响以后,敌人为了堵住南门,在城门里放火烧了两辆汽车,附近的房子也被烧起来了,炙热的火焰把攻城的道路完全隔绝,从烈火中钻进去的少数同志孤军战斗,后面的部队进不去导致攻击受挫。当时的希望全寄托在西门。八师23团是一支有红军基础的部队,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经过连续爆破一举突破成功。纵队的主力转到西门突入城内,激战不到一昼夜全歼守敌。缴获的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堆积如山。

首次解放许昌,“许昌连”在西城门合影

现在再回过头来谈谈攻城战斗的情况。在各级干部接受攻城任务以后,一起看了地形,发现有三个突出的低矮地堡和十七个枪眼,直接封锁着通向城门的桥头,其目的是阻止我们接近城门。我和突击营的干部同爆破队、突击队、火力队的各级干部一起,研究了火力组织和掩护任务。经过周密计划,确定山炮、步兵炮、战防炮布置在第一线,距敌70米,采取抵近射击的办法,集中摧毁敌人突出的低矮地堡、城门楼和侧翼的大炮楼。23挺轻重机枪分别封锁十七个枪眼。另外,备用的机动火力临时弥补火力的不足。迫击炮、六0炮做为二线火力,根据突击队的进攻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火力延伸,轰击反冲锋的敌人。攻击方案明确后,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很有信心地说:“没有意见了,就这么干吧!”看样子,大家对这次战斗的组织准备、攻城手段、步炮协同方案是比较满意的。作战会解散前,突击队队长杨佩山同志说:“只要把火力封锁好,我们保证把城门炸开。”火力队的同志们齐声说:“有这么多火力,组织的又这么严密,我们保证压住敌人的火力,把你们安全送进去。”听着他们的豪言壮语,看着他们充满信心的表情,作为攻城指挥员内心是非常激动的!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有这种特殊的感受。任务明确以后,大家都回去争分夺秒的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攻击时间到了,信号弹打了出去。首先是直射炮按预定计划进行极速射击,迫击炮以少量炮弹,专门打击离开工事的散兵,机枪像刮风一样向敌人地堡的枪眼射去。只见八连指导员李华同志看准了爆破点,等直射炮的射向一调整,便一手扶着爆破员的肩膀,一手指着出击的道路,两手轻轻一推,第一组爆破员出去了。轰地一声巨响,敌人还认为在打炮,连看都不敢看一眼。李华同志的眼睛一直盯着爆破点,一面观察情况,一面交代任务。他不仅指挥的好,政治鼓动工作也做的很出色,四十斤重的大包炸药连续送了四包,城门打开了,爆破员无一伤亡。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突击营营长张兴常同志飞快地跑了出去,突击开始了。在这里,我要首先说明的是,火力队的同志们为掩护突击立了一大功。指挥爆破的李华同志和爆破队的同志们为打开西门也立了一大功。李华同志是甲级战斗英雄,战斗中一贯勇敢顽强,后来在开封战斗中英勇牺牲。他胸前挂满英雄奖章的照片,我一直保存着,什么时候看到总是勾起我对英雄的尊敬、对战友的怀念。李华同志虽然牺牲了,但“许昌连”的同志们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李华同志的。

    副连长杨佩山受奖

在这次攻城战斗中,突击连的作战方案是比较完备的,按照预定计划进城以后,两个突击排分别向城门的左右两翼突击,另一个突击排迅速抢占城门楼,几挺机枪并排向东西大街扫射。刚突进城门,敌人将两辆载重汽车开了过来,车灯照得通亮,准备掩护敌人进行反击。可是,敌人的汽车还没来得及接近城门,就被我们沿街扫射的机枪火力摧毁了。车后的反击部队也被我们用手榴弹打了下去。刚喘一口气,严重的情况发生了,突破口还没有来得及扩大,敌人一个营的反击部队就扑了上来。情况十分危急,突击队队长杨佩山屹立在城门上,紧紧盯住敌人,坚决勇敢地指挥着突击部队,先是一阵猛烈的机枪扫射,紧接着又是扔了一排手榴弹,战斗打得很激烈。在反复冲杀中,杨佩山同志的腿部负伤了,他仍顽强地指挥着八连左右冲杀,在火力支援和跟进部队配合下,终于把反击的敌人打了下去,巩固了突破口顺利掩护第二梯队投入战斗。师预备队进来后,进攻南门和北门的兄弟部队也都调了过来,时间不及中午密集得枪炮声就渐渐停了下来。战后“许昌连”的同志们都说,我们的副连长杨佩山同志像柱子一样屹立在西门,敌人怎么晃都晃不动他,杨佩山同志真是好样的。


至此,许昌战斗胜利结束。

人民日报报道的关于解放许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