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许昌烈士陵园官网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永远的纪念·英烈精神传承】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刘凤楼

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03-14 阅读:1136次

正在上传...


刘凤楼(1878—1911),字子修,河南省襄城县北关赵堂村人。同盟会会员,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之一。13岁时受业于张钟端,开始萌发了反清爱国思想。25岁就读于河南省第二师范学校(开封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开封第一中学教员。

武昌首义后,各省纷纷响应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而河南却迟迟没有动静,张钟端主动请缨回河南组织起义,刘凤楼积极响应,被任命为革命军督队长。与张钟端、王庚先、岳秀华等人积极筹划革命部署起义。起义原计划12月20日进行,因南北双方在上海和谈未动。南北和谈失败后,张钟端、刘凤楼等人于12月22日在开封优级师范学堂召开会议,决定乘新旧巡抚宝棻与齐耀林交接的有利时机于当夜发动起义。

12月22日开封城外的红枪会、仁义会按计划向开封进发,参加起义的新军也做好了准备,驻扎在禹王台的炮兵营把4门炮也移至高地,炮口指向巡抚衙门,古城开封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当晚,张钟端和部分起义骨干集合在开封优级师范学堂作起义前的最后部署时,混进革命阵营的开封巡防营统领柴德贵及张光顺、江玉山等人率队包围了会场,大肆开枪抓人,仓促中多人受伤,刘凤楼腿中两弹,与张钟端等31人被捕。这时,等候在开封城内外各处待命的各路人马久等不见信号,于拂晓前方各自撤去,河南起义宣告失败。

刘凤楼被捕后,身受重刑仍坚贞不屈。1911年12月24日,刘凤楼与张钟端、张照发、王天杰等11人分别在开封西关、南关慷慨就义。





图文:王彦

审核: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