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甫(1895—1932),河南许昌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许昌杰出的地下工作者。
李文甫出生在贫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14岁进入私塾学堂念书,1917年又升入许昌县立中学(河南省立许昌第十四中学)读书。在校学习期间,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时,巨大的社会变革带给李文甫深刻的影响,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阅读《平民教育》、《觉悟》等杂志探求革命真理,渴望改变灾难深重的祖国。
1921年秋,李文甫回家乡碾上小学任教。任教期间他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民主思想启蒙学生,同时联系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实际,向学生讲述穷人的血汗钱如何被外国列强、地主、豪绅、军阀夺走,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白话文。还购买《共产党宣言》、《社会发展史》、《三民主义》等进步书籍供学生阅读。通过他的努力,渴求民主与科学的进步思潮在碾上小学传播开来。
1926年,李文甫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党组织派人与他谈话,他兴奋的说:“我早从《共产党宣言》上看到,党是工人和穷苦农民的救星,是革命的领路人,是我久已盼望加入的组织”。
大革命失败后,中央召开“八七”会议,湘鄂粤赣四省相继举行工农业武装秋收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统治。中共河南省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决定组织以许昌为中心的豫中农民暴动。许昌党组织按照省委的决定,积极投入组织农民暴动的准备工作。为加快暴动的准备工作,许昌县委派李文甫深入付家齐等几个小村,配合宋书华宣传农民运动的精神,组织农民武装配合司堂一带的暴动。
1928年2月13日,以司堂村为中心的豫中农民武装暴动爆发,史称司堂暴动。暴动极大的震撼了地主豪绅的反动统治,显示了农民运动的强大威力。但终因敌强我弱最终失败,农民协会遭到破坏,20多名党员及农协会骨干被捕。许昌城乡顿时一片白色恐怖,革命暂时陷入低潮,碾上党支部部分党员畏难脱离了党组织。李文甫却保持着坚定地革命信念,继续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领导碾上村一带党的活动,坚持革命斗争,继续负责通讯联络工作,保证了许昌党组织与省委的联络。
李文甫烈士家——中共河南省委与许昌中心县委的通信联络处
1932年7月由于叛徒告密,李文甫被捕入狱。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李文甫是负责通讯联络的交通员,掌握核心机密,因而对他施以重刑,严刑拷打。李文甫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虽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未向敌人透露任何情况。8月20日,李文甫被杀害于开封西门外,时年37岁。1932年夏,河南各地的党组织大都遭敌人破坏,唯有许昌中心县委及所属各县的党组织保存了下来。1933年1月,在中共许昌中心县委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这与李文甫用牺牲生命保守党的机密是分不开的。
罗圈椅 —— 李文甫烈士遗物
图文:王彦
审核:张培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626号
豫ICP备19008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