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风是那么常见,当地人早习以为常,可是绵延的祁连山却像一位善于怀旧的长者,每当听到这呼呼的风声,就会勾起她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柔情似水的思绪,让她忍不住开始诉说那一段她从不曾忘却的过去......
1937年春,在祁连山下徐向前、王树声、李先念等率领的西路军同数倍的敌军进行血战,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中,一位将军沉着指挥,掩护战友突出重围,自己却壮烈牺牲。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
当时的西路军已不足3000人,被国民党马家军分割包围在祁连山石窝附近的几个小山头上形势十分危急。郑义斋和同志们集中在一个小山头上,保护着西路军的全部经费。下午,郑义斋接到去总部开会的通知,他把同志们分开保管的黄金、银元等集中到一起用包袱包好,又让妻子杨文局用针线密密地缝牢,准备次日送给首长,作为部队疏散和首长回延安的经费。
夜幕降临,刺骨的寒风裹着祁连山的积雪呼啸着,撕打着衣衫褴褛又濒临绝境的西路军将士。阴森森的树林里,厚厚的积雪散发着幽暗的光。同志们相互偎依着,坐在冰冷的雪地上,身体麻木地打着寒颤。警卫员曾少章拾来干柴,扒开积雪燃起一堆篝火,用仅剩的一个小铁壶熬了点小米粥,给郑义斋盛了一小茶杯。郑义斋问:“同志们都有了吗?烧好了都喝点暖暖身子。”说罢他接过杯子喝了两口,就递给身边的妻子杨文局。此时的杨文局特别需要照顾,因为她是一位即将临产的孕妇。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了,第一个孩子在长征刚开始时出生,因行军打仗出生不久就送给了一位老乡。第二个孩子又要出生了,他们却面临生离死别的绝境。过了许久,郑义斋语重心长地说:“文局,我们现在的处境很不好,随时都要准备牺牲。要是我冲不出去牺牲了,你生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要想法把孩子拉扯成人,继承我们的事业!”杨文局听了,再也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郑义斋勉强一笑,极力宽慰她:“我刚才说的是最坏的设想,我们会冲出去的……你我都是共产党员坚强些,跌了跤不要紧爬起来再干。”
第二天一早,郑义斋告别了杨文局和同志们,带了十几名战士,护送着那个裹着金银的包袱向总部出发。刚走出不远他们就被敌人包围,越来越多的敌人向他们扑来,包围圈越来越小。郑义斋指挥大家沉着应战,边打边往山坡上撤退。忽然,郑义斋中弹落马,警卫员冲过来要扶他上马,他摆摆手严厉地命令:“经费要紧,赶快走!”警卫员看看郑义斋,犹豫片刻带着经费策马奔驰而去。经费终于送到总部首长手中,郑义斋和十几名战士却全部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西路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建立了纪念碑。徐向前元帅为碑文题词:“振堂、海松、厚发、启华、义斋及西路军牺牲的诸烈士们,你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是我军的无上光荣。”
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的讲话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626号
豫ICP备19008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