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众志成城,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创造了近代中国以弱胜强的奇迹,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国防时空》从今天起推出六集大型广播系列节目《人民的抗战》。节目将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民抗战、港澳台侨抗战、工业抗战、交通抗战、文化抗战等六个维度,通过采访抗战老兵、抗战亲历者家属以及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学者,生动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民族抗战的壮丽画卷,真实再现那段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伟大壮举。敬请关注收听。
14年不畏强暴、浴血奋战,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书写不屈的抗战史诗;
14年前仆后继、血战到底,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4年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中国人民在烽火岁月中孕育出伟大的抗战精神。
★ 第一集 ★
《中流砥柱》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
1931年9月18日深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在短短4个月零18天里,就占领了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第一时间发出了坚决抗日的时代最强音,有效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实行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十几支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后来陆续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与敌顽强斗争。同时,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9月19日,日本侵略军装甲部队侵入沈阳市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地区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上下抗日情绪高昂,国民党蒋介石退无可退,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此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毅然开赴抗日前线。当时,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三路进犯。危急关头,八路军官兵于1937年9月25日发起平型关战役,一举歼灭日军一千多人,取得了全民族抗战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取得抗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8年10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退守西南。八路军将士则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冒着敌人的炮火,走向华北,走向平原,把抗日的战火燃遍大江南北。新四军官兵开进皖南、苏南、豫东等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构建起主力军、地方军、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抗日武装力量体制,在敌后战场抗击了58%到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用铁的事实证明敌后战场才是抗击日寇的主战场。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
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领导抗日军民累计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
胜利来之不易,历史昭示未来。在长达14年的抗战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如磐石的抗战决心、英勇顽强的军事斗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5年9月3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刊登在《新华日报》醒目位置上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626号
豫ICP备19008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