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各地共产党人遭到残酷镇压,特务分子遍布各处。“八七”会议后,中共河南省委积极响应中央“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部署,成立了豫南、豫中、豫北三个特别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农民武装暴动的领导。在此期间,许昌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司堂农民暴动。
1927年10月,许昌县委书记李杜和其他领导人陈云登、薛朝立等,根据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发动农民群众武装夺取政权的精神,先后来到许昌西北乡一带开展工作,这里是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方。
北伐战争前后,这里曾有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等自发农民武装团体的活动,基础较好。加之薛朝立在司堂村有亲戚,从小在外婆家生活,对这一带情况熟悉。
他们利用这种关系,用从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学来的理论向群众宣传,遵照毛主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精神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经过宣传发动,建立了以司聚才、司中灿等人为骨干的农会。薛朝立被推选为农会主席。接着,在县委的亲自发动和领导下,磨李、蔡庄等十多个村庄的贫苦农民也很快成立了农会,以司堂村为中心的农民运动迅速高涨起来。
1928年1月下旬,中共豫中特委在许昌县河沿周村召开各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1928年4月豫中沿京广铁路各县农民同时举行暴动,中共许昌县委积极准备,拟定了暴动口号,形成了以许昌为中心的豫中农民暴动。
1928年2月12日,磨李村恶霸地主余金池集合全体地主、劣绅商讨如何向农民排派粮款,并密谋破坏农民协会防范农民暴动。
县委得知这一情报后,决定提前举行暴动,立即组织暴动指挥部,起义领导人李杜、陈云登、薛朝立带领农协会员,高举“工农革命军”大旗,手持大刀长矛,焚烧地契,开仓分粮,向盘踞在这里的反动势力发起了进攻。
起义军打死恶霸余金池,将其财物全部分给广大贫苦农民。三天之内接连分了6个村的地主财物,响应起义的农民达四五千人,形成了以许昌为中心的豫中农民暴动。
反动势力先后逮捕农民120余人,后多人被判刑,10多名骨干分子献出了生命。年仅18岁的郑庄村农会会员郑建松和郑长喜在撤退时被敌人抓住英勇就义。
司堂村农协领导人司聚才的父亲被枪杀后用牛拖着示众,司聚才被捕后遭敌人严刑拷打,始终不泄露暴动情况,凶残的敌人割掉了他的耳朵,剜下了他身上的肉,最后用铡刀将他砍为几段。
农协会员高留聚、司延俊、司根、郑波君、司东振也先后被捕,惨遭杀害,壮烈牺牲。此次暴动历时三天,这是中共许昌党组织早期在豫中地区领导的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农民暴动——司堂农民暴动。
司堂农民暴动虽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但它揭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豫中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序幕,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勇敢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英雄壮举,沉重地打击了许昌的反动势力,鼓舞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斗争意志,扩大了共产党在豫中地区的影响。
2020年6月30日
豫公网安备 41100202000626号
豫ICP备19008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