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许昌烈士陵园官网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永远的纪念·英烈精神传承】河南省委印刷机关负责人——海观澜

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9-05 阅读:809次


海观澜(1911-1933),河南郾城人,又名海萍,1911年出生于河南郾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入临颍县立第一小学读书,后考入河南省立开封一中。入学后不久,他被吸收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会”,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积极投身到各种进步活动中。1927年,海观澜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共产党并任党小组长。

1930年夏,海观澜在河南省立开封一中毕业后,由于他对敌斗争立场坚定、政治可靠,加之字写得好,省委调他任中共河南省委印刷机关负责人,从事文秘宣传工作。在白色恐怖下,做文件印刷和传递工作是非常危险的,海观澜总是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一次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1932年7月,由于团省委书记李寿正被捕叛变,导致直接领导省委印刷机关的石英同志被捕牺牲,省委印刷机关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经费断绝。海观澜带领省委印刷机关的同志回到郾城,一边寻找合法职业作掩护,一边寻找党组织。

1933年1月,为恢复河南的党组织,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共许昌中心县委基础上建立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1933年农历正月十五,河南省工委书记吕广远派人将印刷机关的同志接到许昌,安排在许昌北大街刘万元(共青团员)家的后院。从此海观澜在省工委领导下,又开始了繁重危险的印刷工作。

中共河南省工委建立后,由于宣传发动群众的工作量很大,省委印刷机关的任务很重。当时许昌城区很小,只有3万多居民,印刷传单文件需要大量纸张,在购买纸张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人怀疑十分危险。海观澜就让印刷机关的同志在晚上分别到商店购买,到了住处就隔着院墙递进去。白天印刷机关的同志就各自从事掩护职业,晚上把门窗堵死刻写印刷文件,天亮时再把油印机埋藏起来。1933年5月,河南省工委决定开展“红五月”革命活动。海观澜按照省工委要求,领导印刷机关工作人员,及时印发“告许昌劳苦群众书”发动农民群众反对国民党强占农田修筑公路。同时,还印发了纪念“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的传单,在许昌引起很大震动,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1933年6月,叛徒张乔窜至许昌,他从散发的传单上认出了海观澜的字体,认为省工委的印刷机关就设在许昌,于是带领密探四处查找,海观澜与印刷机关的其他3名同志不幸被捕。为进一步破坏省工委领导机关,敌人立即对海观澜等人严刑审讯。当敌人审讯海观澜时,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使敌人一无所获。4天后,敌人将海观澜4人押解至开封,关押在河南省绥靖公署第一监狱。敌人先对海观澜等人实施“怀柔”政策,但一无所获。恼羞成怒的敌人对他们进行了4个月的严刑拷打,但始终没有从他们口中得到党的任何机密。1933年秋末,海观澜壮烈牺牲,时年22岁。


图文 | 王彦

审核 | 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