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许昌烈士陵园官网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详情

皮定均禹西三战三捷

来源: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3-20 阅读:1226次

微信图片_20200320164010.jpg

皮定均(1914年—1976年),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1944年9月至1945年8月。他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整编为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在禹县(今禹州)、登封、新郑等地抵抗日寇、伪军取得了辉煌战绩,并最终迎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创建和巩固豫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皮定均率部数次在禹县作战。其中发生在1945年春季的唐庄之战、新庄寨之战和禹西战役,是皮定均直接参与指挥的三场大战。

一、唐庄战役

1.png

2.png

1945年2月,皮定均率领的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与张才千司令员率领的第四支队配合作战。两个支队决定先打击驻守在禹县唐庄一带的师易达的别动军。 这个别动军属于国民党特务系统,由特务、地痞流氓、打手组成有1500余人。他们祸害百姓,和日寇汉奸沆瀣一气,河南人民抗日军决定歼灭师易达的别动军。2月21日,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第三团和第三十五团、第四支队第十团,在第一支队司令员皮定均的统一指挥下,合袭唐庄守敌师易达部。皮定均亲自率领第一支队的两个团由禹县方山出发,冒充“皇协军”越过公路到磨房沟奔袭守敌,未被敌人识破,敌人还派出一个大队长与皮定均联系被皮部扣押。通过这个俘虏,皮定均进一步弄清了敌方的情况。与此同时,第四支队第十团在副团长江贤玉的率领下,从东涧山绕密县经白沙公路到达唐庄西南。在这里收到了皮定均“十团打北山,三十五团打南山”
的电示。

3.png

4.png

次日20时许,十团采取奔袭战术向北山进攻,在抓住两个敌传令兵弄清敌情后,继续奔袭。北山地势险要,敌人较为麻痹。午夜零时,北山被十团一举占领,拂晓各路部队向唐庄之敌发动总攻,第四支队十团二连首先占领寨门。守敌被三面夹击仓皇撤出唐庄,大部队对逃窜之敌紧追不舍,敌人在混乱中倾轧死伤甚多。此时,集结在磨房沟的第一支队第三团以猛烈火力向逃窜之敌压了过来。 唐庄之敌除百余名弃械而逃外,被歼灭、毙伤、俘虏的敌人共计1400余名,缴获电台两部、轻机枪12挺、冲锋枪七八十支、短枪四五十支,粮食数万斤,货币10余万元,部队得到了人员、武器和粮草补充。

二、新庄寨战役

新庄寨位于禹县县城与大五镇之间,有300余名伪军驻守,寨子戒备森严易守难攻。
1945年2月中旬,皮定均率领的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第三十五团和第三团,与张才千率领的第四支队第十团和第十二团,共同夹击新庄寨守敌。十团首先攻克新庄寨以北的新庄扫除背后敌患,继而强占新庄寨南侧的制高点邓岗准备总攻。 此时,敌人的援军赶来,担负主攻任务的第十团腹背受敌,团长卜万科当即决定,留少数人员监视寨内敌人的动静,大部分兵力攻击敌人的援军,激战四五个小时敌人援军被击溃。 第十团立即向寨内发动进攻,守敌投降。

5.png

6.png

此次战斗歼敌300余人,其配属的武器装备均为我军缴获,河南人民抗日军只有少量人员伤亡,彰显了皮定均司令员的指挥才能。

三、禹西战役

河南人民抗日军攻下唐庄后,并未在此据守。日军和叛国投靠他们的国民党禹县保安团席子猷部5000人趁机而入占据唐庄一带,并分别派4个团驻守方山、文殊和上下官寺。
1945年4月初,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一支队的一个团、第四支队第十团和第十二团及陈瑞先率领的第三支队两个团,在河南军区统一部署下,由第一支队司令员皮定均统一指挥,对日军和席子猷部展开攻击,战斗持续了10余天。第四支队第十团和第十二团主攻方山镇,日军一个中队约150人与协同驻守的保安团约2000人向第四支队进击。第四支队采取伏击战术,在敌人进入包围圈后,立即展开猛烈攻击,把保安团打得溃不成军。日军随后攻上,战斗进行至16时许,打死日军七八十人,缴获歪把子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各2挺、步枪30余支。余下的敌人退守在一个地势险要的石涧内,为减少伤亡我军放弃追歼。经过10余天的激烈战斗,先后攻克了唐庄、上下官寺、范网寨、天五寨、固城寨、文殊等10多个寨子和敌人的据点,打死、打伤敌人300多人,汉奸头子席子猷仅率百余人逃窜。此役解放了包括神垕镇在内的豫西大片土地。

7.png

8.png

神垕解放后,很快建立了党领导的区委、区政府。1945年4月中旬,日伪军企图进攻神垕,第四支队十二团政委舒光烈得到情报后,设下一个口袋阵伏击日伪军,成功保卫了神垕。第一次进攻失败后,驻扎在神垕附近的日伪军贼心不死,又化装成瓷器商人混进神垕,妄图内外夹击我军。区委、区政府得到消息后迅速动员进行了战斗部署,由舒光烈带领一个连,携带迫击炮1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在大刘山西头山口占领阵地,截断进入神垕镇敌人的后路,成功阻止了日伪军的进攻。

1945年6月中旬,驻襄县的日军闻知第四、第六支队换防,纠集日伪军8000人对禹西根据地实施围剿。面对敌人的大举进犯,第四支队和禹县抗日民主政府避敌锋芒,撤至禹(县)登(封)交界处的宁沟村。 6月21日,四支队的武工队袭击日军巡逻队后,于夜间假冒增援智袭方山寨,打死打伤日军七十多人。进攻失败后,日伪军于7月初又组织了大规模的进攻。在敌众我寡的不利情况下,第六支队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将部队主动撤出神垕诱敌深入,掌握敌情,寻机歼敌的作战方针。日伪军兵力分散,分别驻守在3个山头,不能相互呼应支援,部队决定率先进攻祖师庙的日军。

9.png

10.png

第一次进攻在夜间进行,我军因地形不利,受到敌人居高临下的射击,暂时撤退。担任主攻任务的七连连长王思炎向团领导提出了白天进攻祖师庙的迂回作战方案。七连在一连的配合下,顺着陡峭的山沟悄悄向祖师庙接近。由于前一天晚上进行了激战,日军断定我军白天不会进攻,所以都在庙里睡大觉,只有两个哨兵无精打采的在庙前站岗。 在王思炎的带领下,七连包围了祖师庙开始猛攻,将敌人一举拿下,祖师庙回到了我军手中。

11.png

12.png

直至抗战胜利,日伪军再也不敢进攻神垕,以神垕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成为禹西抗日的战斗堡垒。皮定均指挥若定、有勇有谋,使八路军在豫西数十县威名远扬,他敢打敢拼、不畏强敌的精神,被豫西群众尊为“战神”。